HJ 698-2014 水质 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(发布稿)
ID: |
5E2F444137444C669F7B4D156FD60FDD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25 |
页数: |
8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15-6-9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,HJ 698- 2014,水质 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,气相色谱法,Water quality-Determination of chlorothalonil and deltamethrin,-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,(发布稿),本电子版为发布稿。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,2014-03-31发布 2014-07-01实施,环 境 保 护 部 发布,I,目 次,前 言 .. II,1 适用范围 1,2 规范性引用文件 . 1,3 方法原理 1,4 干扰和消除 1,5 试剂和材料 1,6 仪器和设备 2,7 样品 .. 2,8 分析步骤 2,9 结果计算与表示 . 3,10 精密度和准确度 . 4,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,12 废物处理 5,II,前 言,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》,保护环境,保障人体健康,规范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方法,制定本标准,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气相色谱法,本标准为首次发布,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,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: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,本标准方法验证单位: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、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、苏州市环境监测,中心站、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、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和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,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 年03 月31 日批准,本标准自2014 年07 月01 日起实施,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,1,水质 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,警告:本方法所使用的试剂和标准溶液为易挥发的有毒化合物,配制过程应在通风柜中,进行;应按规定要求佩戴防护器具,避免接触皮肤和衣服,1 适用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,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、地下水、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的测定,当样品量为100ml 时,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:百菌清为0.07μg/L,溴氰菊酯为0.40μg/L;,测定下限:百菌清为0.28μg/L,溴氰菊酯为1.60μg/L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,标准,HJ/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,HJ/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,3 方法原理,用正己烷萃取样品中百菌清和溴氰菊酯,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、浓缩、定容后用气,相色谱仪-电子捕获检测器(ECD)分离、检测,根据保留时间定性,外标法定量,4 干扰和消除,电子捕获检测器由于其高灵敏度,易因杂质峰较多而产生干扰,当目标化合物有检出时,应用色谱柱2 辅助定性确认以消除干扰,5 试剂和材料,除非另有说明,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,5.1 正己烷:农残级,5.2 百菌清标准溶液:ρ=100mg/L,溶剂为石油醚,5.3 溴氰菊酯标准溶液:ρ=100mg/L,溶剂为石油醚,5.4 浓硫酸(H2SO4),5.5 无水硫酸钠(Na2SO4),于400℃下灼烧4h,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,置于干燥器中保存,5.6 氯化钠(NaCl),于400℃下灼烧4h,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中,置于干燥器中保存,5.7 硫酸钠溶液:c(Na2SO4)=1.0mol/L,称取142g 硫酸钠(5.5)溶于少量水中,稀释至1000ml,5.8 氮气:纯度≥99.999%,2,6 仪器和设备,6.1 气相色谱仪:具电子捕获检测器,6.2 色谱柱1:石英毛细管柱,30m×0.25mm,内涂5%苯基甲基聚硅氧烷,膜厚0.25μm,或其他等效毛细管色谱柱,6.3 色谱柱2:石英毛细管柱,30m×0.25mm,内涂35%苯基甲基聚硅氧烷,膜厚0.25μm,或其他等效毛细管色谱柱,6.4 浓缩装置:旋转蒸发装置或K-D 浓缩器、浓缩仪等性能相当的设备,6.5 振荡器,6.6 分液漏斗:100ml,250ml,6.7 微量注射器:10μl,50μl,100μl,6.8 干燥柱:长250mm,内径20mm,玻璃活塞不涂润滑油的玻璃柱。在柱的下端,放入,少量玻璃毛或玻璃纤维滤纸,加入10g 无水硫酸钠(5.5)。或采用其他类型的干燥设备,6.9 箱式电炉,6.10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,7 样品,7.1 采集和保存,参照HJ/T 91 和HJ/T 164 的相关规定采集样品,用500ml 硬质磨口玻璃瓶或具特氟龙材质隔垫的棕色螺纹口玻璃瓶采集样品,所采集,的样品于2℃~5℃下保存,7 天内完成萃取,萃取液可保存40 天,7.2 试样的制备,7.2.1量取100.0ml 样品置于250ml 分液漏斗中,加入10g 氯化钠(5.6),溶解后,加入10ml,正己烷(5.1),振摇放气后置于振荡器上剧烈振荡5min,静置10min 分层,将正己烷萃取,液转移至100ml 分液漏斗中,7.2.2重复萃取一次,合并正己烷萃取液,注1:对于成分比较复杂的样品,如果萃取过程中乳化现象严重,宜采用机械手段完成两相分离,包,括搅动、离心、用玻璃棉过滤等方法破乳,也可采用冷冻的方法破乳,7.2.3净化:向萃取液中加入5ml 浓硫酸,振荡放气,静置1 分钟分层,弃去硫酸层。多次,清洗至硫酸层为无色,弃去硫酸层;用适量硫酸钠溶液(5.7)洗涤正己烷,重复洗至水相,呈中性,弃去水相,注2:对于较为清洁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,可省略净化步骤,7.2.4将正己烷萃取液通过干燥柱(或采用其他类型的干燥设备)脱水,再以少量正己烷洗涤,分液漏斗2~3 次,将洗……
……